实用肿瘤杂志

指南解读

  • 2023年第2版《NCCN恶性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李少利1;董颖1;2;袁瑛1;2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是由美国32家顶尖癌症中心组成的非盈利联盟组织,致力于改善和促进高效和优质的癌症医疗服务。作为全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癌症研究机构之一,NCCN每年定期更新发布临床实践指南,旨在提供注重实证和讲求共识的癌症管理方案。该指南是目前癌症管理中临床指导和政策的公认标准,也是医学领域最全面、最常更新的临床实践指南。目前2023年《NCCN恶性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已更新至第2版,其较2022年第2版主要在骨巨细胞瘤、骨肉瘤、尤文肉瘤、高肿瘤突变负荷患者的药物治疗及恶性骨肿瘤的放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本文就新版指南的更新内容进行逐一解读。

    202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专家论坛

  • 2022年ESMO肝细胞癌治疗进展

    成远;秦叔逵

    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年会于当地时间2022年9月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本次大会报道了多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领域的重磅研究,涵盖晚期系统治疗、局部联合系统治疗和围手术期治疗等。这些研究结果将改变临床实践并推动肝癌领域的发展。本文重点介绍大会HCC相关研究结果,探讨HCC的治疗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2023年01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 MSI-H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

    徐紫姮1;杨梦园1;翁姗姗1;袁瑛1;2;3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DNA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约占总数的10%~15%。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文简称免疫治疗)已广泛应用于MSI-H/d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但在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以及在Ⅲ期MSI-H/dMMR患者的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本文概述目前免疫治疗在MSI-H/dMMR结直肠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免疫治疗在这类患者中的未来趋势。

    2023年01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基础研究

  • miR-513a-5p通过靶向调控PAK1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林雪芳1;2;周建维1

    目的研究miR-513a-5p通过靶向调控p21活化激酶1(p21-activated kinase 1,PAK1)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通过分析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GSE145372数据集的数据确认miR-513a-5p在子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miR-513a-5p和PAK1在子宫颈癌细胞株(HT3、C-33A和HeLa)和人子宫颈内膜上皮细胞株(End1/E6E7)中的表达情况。在miR-513a-5p表达最低的细胞株HT3和C-33A中分别转染miR-513a-5p mimics(miR-513a-5p mimics组)和NC mimics(NC mimics组)。在HT3和C-33A细胞中分别转染pcDNA3.1-PAK1和空载pcDNA3.1-NC用于后续功能拯救实验。采用EdU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iR-513a-5p和PAK1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513a-5p和PAK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miR-513a-5p在子宫颈癌细胞株HT3、C-33A和HeLa中的表达均低于人子宫颈内膜上皮细胞株End1/E6E7(均<i>P</i><0.01)。与转染NC mimics的HT3和C-33A细胞比较,转染miR-513a-5p mimics后48 h,HT3和C-33A细胞株增殖和侵袭能力均减弱(均<i>P</i><0.01)。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513a-5p可以和PAK1结合。拯救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转染miR-513a-5p mimics的HT3和C-33A细胞比较,共转染miR-513a-5p mimics和pcDNA3.1-PAK1能恢复HT3和C-33A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i>P</i><0.01)。结论miR-513a-5p通过靶向调控PAK1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2023年01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9K]

临床研究

  • 术后淋巴细胞数与单核细胞数的比值对合并高血压的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袁梦依1;2;王培山2;孟瑞霞2;杨建军3;周成茂3;刘国胜1;2

    目的探讨术后淋巴细胞数与单核细胞数的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对接受全麻手术的合并高血压的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进行肺癌全麻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术后LMR值预测患者手术预后的ROC曲线获得LMR的最佳截断值2.14。根据患者术后LMR分为高LMR组(≥2.14,<i>n</i>=67)和低LMR组(<2.14,<i>n</i>=148)。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差异。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合并高血压的肺癌患者全麻手术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术后LMR和术中出血量均是合并高血压的肺癌患者OS和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i>P</i><0.05)。低LMR组患者3年和5年OS率分别为68.8%和45.4%,而高LMR组分别为86.0%和71.3%。低LMR组患者3年和5年PFS率分别为59.6%和35.8%,而高LMR组分别为78.3%和69.6%。两组患者OS及PF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i>P</i><0.05)。结论术后LMR对行全麻手术的合并高血压的肺癌患者的生存有预测价值。

    2023年01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FTH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刘长健;王健;刘绍严

    目的探究重链多肽亚基由铁蛋白重链多肽1(ferritin heavy chain polypeptide 1,FTH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基于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FTH1在HN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分期的关系和对总生存的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影响HNSCC患者预后的因素。使用GSEA软件预测FTH1可能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FTH1在HNSCC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期有关(均<i>P</i><0.05)。FTH1高表达的HNSCC患者总生存率降低(<i>P</i><0.0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的FTH1和肿瘤分期均是影响HNSCC患者的预后因素(均<i>P</i><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和性别均是影响HNSCC患者的预后因素(均<i>P</i><0.05)。FTH1的通路富集分析显示,FTH1的高表达样本显著富集到溶酶体、谷胱甘肽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及癌症通路等基因集。结论FTH1可作为HNSCC的临床预后标志物。

    2023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 887例儿童内分泌器官实体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王冰1;何林1;顾伟忠2;黄轲1;吴蔚1;袁金娜1;傅君芬1;董关萍1

    目的探讨儿童内分泌器官实体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经病理诊断为内分泌器官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儿童内分泌器官实体肿瘤的性别、年龄、良恶性和临床病理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共纳入887例内分泌器官肿瘤患儿。其中,男性322例,女性565例;平均年龄为6.11岁;良性肿瘤503例(56.71%),恶性肿瘤384例(43.29%)。男性患儿内分泌器官肿瘤主要发生于睾丸,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青春期前型畸胎瘤,而女性则是卵巢部位的成熟畸胎瘤。恶性内分泌器官肿瘤见于各年龄段,婴幼儿期患儿恶性肿瘤占比最高(62.31%),其次是学龄前期(53.54%)和学龄期(27.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χ</i><sup>2</sup>=93.051,<i>P</i><0.01)。不同年龄段睾丸肿瘤患儿中恶性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春期(66.67%)、婴幼儿期(41.53%)、学龄前期(21.43%)和学龄期(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χ</i><sup>2</sup>=11.452,<i>P</i>=0.006)。不同年龄段的胰腺、卵巢和睾丸肿瘤患儿的主要病理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i>P</i><0.05)。随着时间变化,儿童内分泌器官实体肿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卵巢(<i>χ</i><sup>2</sup>=9.792)和肾上腺(<i>χ</i><sup>2</sup>=19.022)部位的肿瘤恶性占比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i>P</i><0.05)。结论儿童内分泌器官肿瘤良恶性比例相近,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内分泌肿瘤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分布各异。儿童内分泌肿瘤发病数量及部分恶性肿瘤占比呈增多趋势,建议结合流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2023年01期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 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陈虹悯1;刘佳2;邓中华3;赖佳路3;李安3;张英杰3;桑旦旺姆4;宫友陵1;周麟1

    目的分析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IB-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43例接受SIB-IMRT联合化疗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剂量为预防区域50.4 Gy/28 f,1.8 Gy/f,5 f/周,同步肿瘤区域推量至60~66 Gy/28 f,2.14~2.35 Gy/f,5 f/周,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多西他赛+顺铂,化疗2~4个周期。分析患者的复发模式、生存状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81.4%(35/43),疾病控制率为100%(43/43)。1年和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74.3%和35.4%、59.9%和30.4%、64.7%和29.4%及83.5%和35.5%。治疗后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23.2%)及放射性食管炎(14.0%),其中2例出现食管气管瘘,1例出现食管纵隔瘘。T分期和临床分期为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T分期为影响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靶区体积(gross target volume,GTV)为影响局部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年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及肿瘤长度为影响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i>P</i><0.05)。结论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整体来看安全有效,但需警惕治疗前气管受侵或深溃疡患者有穿孔风险。

    2023年01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早期发热相关预测因素分析

    金娜;姜婷婷;邹晓影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热的预测因素及其对术后早期发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5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术后7 d内体温是否≥38.0℃,分为发热组(<i>n</i>=55)及非发热组(<i>n</i>=199),并比较各因素对于术后早期发热发生的影响。结果发热组中有吸烟史的患者比例较高(<i>P</i>=0.030)。发热组术后第1天首次体温及其与基础体温的差值、术后第1天最高体温及其与基础体温的差值和术后第1天平均体温及其与基础体温的差值均高于未发热组(均<i>P</i><0.05)。发热组术后第1天白细胞数目、手术前后白细胞数目差值及手术前后中性粒细胞数目差值均高于未发热组(均<i>P</i><0.05)。与非发热组比较,发热组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占比更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大且术后住院时间更长(均<i>P</i><0.05)。两组在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i>=0.602)。结论吸烟史、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白细胞数目及其变化和中性粒细胞数目及其变化是肺癌术后早期发热的相关预测因子。

    2023年01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临床应用

  • 光学体表监测系统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冯鑫;郇福奎;陈欢;芦凤玉;李朝辉;李伟;王淑莲;张彦新

    目的利用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system,OSMS)对颈胸一体架固定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进行辅助摆位,研究其对锁骨上下区摆位误差及肩锁关节摆位重复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32例,通过OSMS辅助摆位,应用“Treatment”功能校正患者手臂等部位位置和身体角度以提高摆位精准性。治疗过程中使用OSMS辅助摆位(OSMS辅助摆位组)和仅使用体表标记线常规摆位(常规摆位组)依次交替进行,将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扫描获取的图像与模拟定位CT图像进行配准,记录患者<i>X</i>(左右方向)、<i>Y</i>(头脚方向)和<i>Z</i>(腹背方向)轴以及3个绕轴旋转方向Rx、Ry和Rz的摆位误差,并分别测量肩锁关节的移动幅度和三维空间位移,对误差值进行分析计算。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i>t</i>检验与秩和检验。结果入组32例病例,共行142次CBCT扫描和142次OSMS+CBCT扫描。OSMS辅助摆位组和常规摆位组在<i>X</i>、<i>Y</i>以及<i>Z</i>轴方向上的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0.17&#177;0.12)cm和(0.21&#177;0.15)cm(<i>P</i>=0.394)、(0.14&#177;0.13)cm和(0.24&#177;0.19)cm(<i>P</i>=0.026)以及(0.13&#177;0.12)cm和(0.19&#177;0.21)cm(<i>P</i>=0.591),在Rx、Ry和Rz方向上的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0.60&#177;0.52)&#176;和(0.51&#177;0.52)&#176;(<i>P</i>=0.344),(0.61&#177;0.60)&#176;和(0.75&#177;0.71)&#176;(<i>P</i>=0.195),(0.65&#177;0.62)&#176;和(0.85&#177;0.65)&#176;(<i>P</i>=0.025)。两组肩锁关节的动度△<i>X</i>、△<i>Y</i>以及△<i>Z</i>分别为(0.12&#177;0.10)cm和(0.13&#177;0.10)cm(<i>P</i>=0.546)、(0.10&#177;0.13)cm和(0.10&#177;0.12)cm(<i>P</i>=0.565)以及(0.11&#177;0.12)cm和(0.12&#177;0.13)cm(<i>P</i>=0.009);肩锁关节的空间位移分别为(0.16&#177;0.14)cm和(0.17&#177;0.13)cm(<i>P</i>=0.066)。结论应用OSMS光学体表摆位可以减小头脚方向的平移摆位误差,减小肩锁关节在腹背方向的动度和空间位移。

    2023年01期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短篇报道

综述

  • 基于铁死亡调控的癌症治疗研究进展

    袁静1;王海燕1;2;邢永华1;2;苏占海2;刘皎茹1;李永宁1;吴穹1;2;杨惠1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其发生机制主要与铁代谢紊乱、氨基酸抗氧化系统失衡和脂质过氧化物聚集有关。大量研究显示,西药(如索拉非尼、柳氮磺胺吡啶、他汀类和青蒿素)、中藏药(如葛根、淫羊藿和青蒿)、电离辐射和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等治疗手段均可通过诱导铁死亡来抑制癌细胞生长。因此,本文针对铁死亡调控机制和铁死亡在各种癌症治疗策略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后续铁死亡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铁死亡在癌症化疗及免疫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2023年01期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 高白细胞急性髓系白血病白细胞增多机制的研究进展

    葛琼;郭鹏翔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yperleukocytic acute leukaemia,HAL)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100&#215;109/L的高危型白血病,起病急,易出现早期并发症,若不予干预,早期死亡率可达20%~40%,需紧急治疗。目前认为白细胞增多是HAL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因此HAL患者的早期治疗的关键是降低白细胞。在急性白血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HAL发生率较高,且高白细胞急性髓系白血病(hyperleukocytic acute myeloid leukaemia,HAML)的早期死亡率较高白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随着羟基脲、低剂量化疗和白细胞分离等治疗方案的发展,早期HAML患者的白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目前认为对症支持治疗似乎并没有改善HAML患者的早期死亡率。研究白细胞增多的机制或许可为临床医师早期降低HAML患者白细胞的治疗带来更多思路。因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tu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APL)患者治疗方案与AML其他类型治疗方案不同,本文主要对非APL的HAML患者白细胞增多的机制进行综述。

    2023年01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 BRCA1/2突变乳腺癌PARP抑制剂治疗及回复突变研究进展

    潘佳妮1;2;曹文明2

    近年来,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PARP inhibitor,PARPi)在乳腺癌临床研究方面进展迅速。多项研究证实,<i>BRCA1/2</i>突变乳腺癌患者可从中明显获益,并被各大指南所采纳。然而,获得性耐药最终导致PARPi的治疗失败,其中回复突变是极具特色的耐药机制,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对PARPi治疗<i>BRCA1/2</i>突变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进展以及<i>BRCA1/2</i>回复突变与乳腺癌获得性PARPi耐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3年01期 8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 腹腔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治疗进展

    韦桂霞;陈晓容;李晓芬;邱萌

    腹腔韧带样型纤维瘤病(intra-abdominal desmoid-type fibromatosis,IADF)也称为腹腔侵袭性纤维瘤病(intra-abdominal aggressive fibromatosis)和腹腔硬纤维瘤(intra-abdominal desmoid tumor),是一种罕见的纤维母细胞单克隆增生所形成的局部侵袭性肿瘤。过去R0切除术为其首选治疗,但由于术后复发风险高且部分肿瘤有保持稳定甚至自发消退的生物学特点,近年来部分研究推荐采取随访观察作为一线治疗。此外,化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等也运用于在随访中出现肿瘤进展或无法手术的患者。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报道了不同作用机制的靶向药物在不可切除IADF患者中的疗效。本文对IADF的最新诊疗进展进行梳理和综述。

    2023年01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