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肿瘤杂志

免疫治疗

  • 晚期胃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进展

    樊启林;刘红利;

    胃癌是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免疫治疗成为胃癌的一项新策略。但是并非所有胃癌患者都能从单一的免疫治疗中获益。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免疫联合其他治疗方式以及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筛选优势群体等策略。本文就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胃癌各线治疗中的最新研究和应用、免疫联合其他方式治疗胃癌和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的进展展开综述,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v.35 479-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5K]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赵菁;胡涵光;翁姗姗;袁瑛;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十年来,晚期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进展突飞猛进,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免疫治疗始终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直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表达免疫检查点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激活人体的抗肿瘤免疫,起到杀伤肿瘤的作用。与其他瘤种比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肠癌中的应用还在不断探索研究阶段,其以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功能缺陷为标志物,清晰地分为两大人群。本文拟盘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及微卫星稳定-微卫星低度不稳定/错配修复功能完整两大类结直肠癌中的相关研究与最新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应用前景。

    2020年06期 v.35 485-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5K]
  • PD-1/PD-L1抑制剂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徐一清;刘勇;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外的第5种肿瘤治疗手段,具有缓解率高和疾病谱广等优点,受到广泛临床关注。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是其中研究较多的一类。随着其应用的日益增多,其独特的不良反应也逐渐显现,成为影响PD-1/PD-L1抑制剂临床应用安全性及疗效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围绕PD-1/PD-L1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旨在为PD-1/PD-L1抑制剂的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0年06期 v.35 49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7K]

读者·作者·编者

  • 欢迎订阅《实用肿瘤杂志》

    <正>《实用肿瘤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和浙江大学主办的肿瘤专业学术性期刊。本刊为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并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波兰《哥白尼索引》(IC)、荷兰《医学文摘》(EMBASE)、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收录。

    2020年06期 v.35 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 《实用肿瘤杂志》列为浙江大学国内一级刊物

    本刊编辑部;

    <正>《实用肿瘤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肿瘤专业学术性期刊,已被众多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目前《实用肿瘤杂志》已被作为浙江大学国内一级刊物统计。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期刊的支持与厚爱!欢迎广大作者与读者继续踊跃投稿及订阅!

    2020年06期 v.35 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被SCIE收录

    <正>近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办的《世界急诊医学杂志》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被汤森路透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收录。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于2010年,季刊,报道内容为国内外急诊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报道、最新进展、临床观察、经验总结和病例报告等。期刊网站(http://www.wjem.org)提供全文免费开放获取,欢迎下载阅读。

    2020年06期 v.35 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关于确定文稿作者的说明

    本刊编辑部;

    <正>科技文稿的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仅对科研设计进行一般管理者,不能列为作者。集体署名的文稿必须明确能对该文负责的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该作者证明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顺序更动或增加。

    2020年06期 v.35 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关于提供E-mail地址和联系电话的通知

    本刊编辑部;

    <正>为了方便与各位作者及时联络,提高本刊文稿刊出的时效性,缩短文稿的刊出时滞,请各位作者在投稿时,除提供便于联系的电话号码外,务必提供E-mail地址,以便本刊根据稿件处理情况及时与作者联系。

    2020年06期 v.35 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非小细胞肺癌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22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

    李鹤;赵燕;何婧;邓欣雨;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中辅助型T细胞22(T helper cell22, Th22)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5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SCLC组外周血、癌灶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对照组外周血Th22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 IL-22)和IL-6水平。分析NSCLC患者Th22细胞水平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评价Th22细胞水平对NSCLC患者临床分期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组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IL-22水平和IL-6水平均升高(均P<0.05);NSCLC组癌灶组织Th22细胞比例、IL-22水平和IL-6水平均高于外周血和癌旁组织(均P<0.05),而外周血与癌旁组织间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SCLC组外周血、癌旁组织及癌灶组织中Th22细胞比例、IL-22水平及IL-6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SCLC组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与IL-22(r=0.815,P<0.01)和IL-6(r=0.662,P=0.012)水平均呈正相关;癌灶组织Th22细胞比例也与IL-22(r=0.864,P<0.01)和IL-6(r=0.710,P=0.008)水平均呈正相关;而癌旁组织Th22细胞比例与IL-22(r=0.168,P=0.211)和IL-6(r=0.104,P=0.308)水平均无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显示,癌灶组织Th22细胞比例曲线下面积为0.864(95%CI:0.776~0.953),其最佳工作点为15.2%,此时预测NSCLC患者临床分期严重程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5%和83.1%,高于外周血及癌旁组织。结论 Th22细胞比例在NSCLC患者外周血、癌旁组织及癌灶组织均较高。其与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临床分期严重程度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0年06期 v.35 495-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1K]
  •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2淋巴结跳跃转移的临床分析

    谭林;梁效民;王琛;郝万明;王东飞;

    目的探讨N2淋巴结跳跃转移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ⅢA-N2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2淋巴结跳跃转移患者(N2跳跃转移组)43例,无跳跃转移患者(N2非跳跃转移组)112例。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分析N2淋巴结跳跃转移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多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N2淋巴结跳跃转移与病理类型有关(χ2=7.974,P=0.019)。N2跳跃转移组的生存情况优于N2非跳跃转移组(5年生存率:44.2%vs 24.1%,P=0.025;中位无瘤生存时间:41个月vs 29个月,P=0.042)。跳跃转移为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7)。在亚组分析中,跳跃转移、N2阳性淋巴结单站转移、N2阳性淋巴结数目≤3枚及肿瘤大小≤3 cm的ⅢA-N2期NSCL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均较长(均P<0.05)。结论伴有跳跃转移的ⅢA-N2期NSCLC患者术后具有更高的生存率。

    2020年06期 v.35 501-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8K]
  • c-Met与GP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倪文;王羲;王奇胜;段俊伟;

    目的探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c-Met)与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glypican 1,GPC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34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Met和GPC1的表达,并分析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对全部患者进行预后随访。结果 c-Met和GPC1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其癌旁组织(均P<0.05)。两者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6,P<0.01)。c-Met和GPC1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在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t阳性和GPC1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患者(12.6%vs 56.3%, P<0.05; 5.3%vs 28.5%, P<0.05)。c-Met阳性表达、GPC1阳性表达、NSCLC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c-Met和GPC1高表达。c-Met和GPC1阳性表达患者预后不良。

    2020年06期 v.35 506-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9K]

基础研究

  • 富含脯氨酸小蛋白2A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许晓明;董学妍;陈岳明;余道军;王贤军;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小蛋白2A(small proline-rich protein 2A,SPRR2A)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RR2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转染靶向SPRR2A的siRNA片段或表达质粒以构建沉默或过表达SPRR2A的胃癌细胞株,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率。通过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和CCK-8实验以及细胞迁移实验检测SPRR2A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SPRR2A mRNA在胃癌细胞株BGC-823、MKN-28和SGC-7901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49.22±0.04)、(77.17±0.26)和(1.73±0.07),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的(1.05±0.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RR2A蛋白在胃癌细胞株BGC-823、MKN-28和SGC-7901中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均P<0.05)。在BGC-823细胞中沉默SPRR2A36 h后,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降低(均P<0.05)。在SGC-7901细胞中上调SPRR2A的表达36 h后,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均增加(均P<0.05)。结论 SPRR2A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2020年06期 v.35 51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8K]

临床研究

  • 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吴均;任晓秋;俞勇;杨君;潘蕾;郑庆辉;

    目的分析比较国内外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家三甲医院2007年至2019年就诊的4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经过,并回顾性分析美国肿瘤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2010年至2016年登记初诊的3 53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结果我国男性乳腺癌患者初诊中位年龄(64岁)较国外患者(68岁)更为年轻(P<0.01),最常见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P=0.607)和分期(P=0.7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在肿瘤>2 cm(P=0.001)或淋巴结阳性(P<0.01)的非Ⅳ期患者中辅助手术能改善总生存。放疗仅在T2~4N2~3M0分期的局部晚期患者中辅助手术能改善预后(P=0.019)。原发灶手术在Ⅳ期寡内脏转移或多处转移患者中能改善预后(P=0.018)。结论我国男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可能较西方患者年轻,其他临床病理特点与国外患者相似。男性患者辅助化疗指征应与女性相似,能改善预后,辅助放疗仅改善局部晚期患者预后。某些特定Ⅳ期患者选择原发灶手术可能延长总生存。

    2020年06期 v.35 517-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2K]
  • 放疗治疗初诊Ⅳ期全乳切除乳腺癌的价值: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研究

    杨宏伟;陈茂山;李芳芳;侯令密;黄云辉;

    目的分析放疗对初诊Ⅳ期且接受全乳切除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提取SEER数据库1990年至2014年病理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放疗与乳腺癌特异生存(breast cancer specific survival, BCSS)的关系。根据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H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将患者分为HER2-/HR+、HER2+/HR+、HER2+/HR-和HER2-/HR-这4种分子亚型,根据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tata SE13.0软件。结果 6 925例患者纳入分析,放疗组2 895例(41.81%),未放疗组4 030例(58.19%),中位年龄59岁,中位随访39个月,乳腺癌特异死亡4 177例,其中放疗组死亡1 719例(59.21%),未放疗组死亡2 463例(61.12%)。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在总体人群中放疗组较未放疗组能改善初诊Ⅳ期全乳切除乳腺癌患者的BCSS(HR=0.91,95%CI:0.85~0.97,P=0.002)。亚组分析显示,放疗能改善年龄>55岁、HER2-/HR+、肿瘤>5 cm、非内脏转移及接受化疗患者的BCSS(均P<0.05);在年龄≤55岁、肿瘤≤5 cm、HER2+/HR-、HER2+/HR+、HER2-/HR-及内脏转移患者中放疗均未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BCSS(均P>0.05)。结论放疗可能进一步提高接受全乳切除的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的特异生存时间,部分生物学行为较好和预计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是放疗的主要获益人群。

    2020年06期 v.35 524-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4K]
  • YAP1蛋白表达在胰腺癌肿瘤异质性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肖洪斌;张莹;

    目的分析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蛋白表达在胰腺癌肿瘤异质性及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胰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各100例。根据每例肿瘤标本收集A、B、C和D区域组织(D位于肿瘤表面,自肿瘤表面向内取材,A、B、C和D间隔均为1 cm,A接近肿瘤中心区)。采用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法,对YAP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癌旁组织均无YAP1蛋白表达。胰腺癌组织YAP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0.0%(80/100)。T1、T2、T3和T4期患者YAP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T1、T2、T3和T4期患者YAP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9%(29/35)、80.0%(16/20)、76.0%(19/25)和75.0%(1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AP1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中,A、B、C和D各区域YAP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20/80)、16.3%(13/80)、8.8%(7/80)和50.0%(4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肿瘤组织YAP1蛋白呈部分阳性表达。YAP1蛋白表达存在瘤内异质性,胰腺肿瘤表面取材组织阳性率最高。

    2020年06期 v.35 530-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8K]
  • p53 Arg72Pro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余倩;李小林;陆远强;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p53 Arg72Pro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及OVID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共27篇涉及p53 Arg72Pro多态性与食管癌相关性的文献被纳入本研究,并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等位基因模型(Pro vs Arg,OR=1.19,95%CI:1.08~1.30)、隐性模型(Pro/Pro vs Pro/Arg+Arg/Arg,OR=1.29,95%CI:1.11~1.50)、显性模型(Pro/Pro+Pro/Arg vs Arg/Arg,OR=1.22,95%CI:1.08~1.38)和共显性模型(Pro/Arg vs Arg/Arg,OR=1.14,95%CI:1.00~1.29)中均提示Pro72基因型可增加食管癌的易患性。在亚组分析中,Pro72基因型可增加亚洲人食管癌的易患性,而对非洲人及高加索人无明显影响。结论 p53 Arg72Pro多态性与食管癌存在一定相关性,Pro72基因型可增加亚洲人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2020年06期 v.35 534-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3K]
  • 单孔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杨帆;孟胜蓝;牛会军;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在治疗胸腺瘤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行单孔胸腔镜治疗胸腺瘤的患者34例(单孔胸腔镜组)和同期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的患者27例(传统手术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孔胸腔镜组2例因胸腔粘连严重,转为双孔胸腔镜治疗,未出现中转开胸的病例。单孔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较传统手术组均降低(均P<0.05),在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时间方面较传统手术组均减少(均P<0.05)。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单孔胸腔镜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EV1)下降幅度较少,变化平稳(均P<0.05)。结论对于胸腺瘤的治疗,单孔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具有较少并发症的手术方式。

    2020年06期 v.35 54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1K]
  • 胸腺瘤患者术前肺功能分析

    阮洪云;王志茹;孙桂新;邓玲;邢维祥;

    目的探讨胸腺瘤患者肺功能的特点和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术前肺功能及其他临床资料齐全的行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胸腺瘤患者肺功能正常者67例,11例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8例存在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93例患者总体肺功能指标肺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轻度下降,为(78.7±15.8)。亚组分析发现,吸烟组肺弥散量下降更为明显,吸烟组50%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轻度减低,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残气量/肺总量升高;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吸烟组高于非吸烟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是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腺瘤患者术前肺弥散量轻度降低,合并吸烟者下降更为明显;吸烟者残气量增加,并高于非吸烟者;吸烟是胸腺瘤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0年06期 v.35 545-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5K]
  • 硒酵母联合康复新液防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价值分析

    王继;周光华;龙斌;罗文明;刘智豪;

    目的分析硒酵母联合康复新液防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硒酵母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出现时间、各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和近期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硒酵母组口腔黏膜炎平均出现时间晚于常规治疗组[(13.1±3.2)d vs (11.7±3.1)d,P=0.045]。硒酵母组的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低于常规治疗组(≥3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16.6%vs 40.0%,P=0.048)。硒酵母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治疗组(≥2级疼痛程度发生率:33.3%vs 60.0%,P=0.041)。硒酵母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8.4±3.9)d vs (10.3±4.3)d,P=0.039]。近期临床疗效方面,硒酵母组和常规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6.7%(20/30)和56.7%(1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结论硒酵母联合康复新液对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所致的口黏膜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减轻患者治疗的痛苦并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不影响患者近期放化疗疗效。

    2020年06期 v.35 550-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6K]
  • PRICKLE1与ECT2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寇建锋;刘永;马鹏飞;

    目的探讨刺痛感蛋白1(prickle like protein 1,PRICKLE1)与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pithelial cell transforming sequence 2,ECT2)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8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为研究对象,相应的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比较两组PRICKLE1与ECT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PRICKLE1与ECT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PRICKLE1与ECT2蛋白表达相关性,并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PRICKLE1与ECT2蛋白表达水平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PRICKLE1与ECT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68.2%vs 13.6%,70.5%vs 10.2%,均P<0.05)。不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PRICKLE1和ECT2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阴性乳腺癌中PRICKLE1与ECT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5,P=0.002)。PRICKLE1(+)ECT2(+)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PRICKLE1(+)ECT2(-)、PRICKLE1(-)ECT2(+)以及PRICKLE1(-)ECT2(-)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组织PRICKLE1与ECT2蛋白均呈高表达。PRICKLE1与ECT2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作用,共同考察二者的表达有利于评估患者预后。

    2020年06期 v.35 55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6K]

临床应用

  •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其内镜下治疗的疗效研究

    麦日耶木姑丽·艾山;陈志芬;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138例,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内镜治疗效果、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138例患者中发现病灶共143个,男女比例1∶1.4,年龄(56.40±8.59)岁。112例(81.2%)患者伴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其余26例(18.8%)为体检发现。GIST多见于胃底(60.8%),其次以胃体(29.4%),瘤体平均直径约2.1 cm,均为一次性完整切除,手术时间(49.12±8.26)min。术中出血和被动穿孔发生率分别为11.9%(17/143)和9.1%(13/143),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2%(3/138),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无迟发性出血和穿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2 d。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CD117、CD34和Dog-1阳性率分别为92.3%(132/143)、81.1%(116/143)和89.5%(128/143)。根据NIH危险度分级,极低危96例,低危35例,中危7例。术后随访平均时间为32个月,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直径≤5.5 cm的GIST在内镜下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2020年06期 v.35 559-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6K]

短篇报道

  • 直肠癌伴肝转移术后并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赵惠英;曾颖;

    <正>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抗肝素/血小板因子4复合物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为0.5%~5%,一旦发生HIT,将给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的挑战。HIT临床上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引发静、动脉血栓形成,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20%左右[1]。本文报道1例直肠癌伴肝转移术后并发HIT的治疗和护理,以期为临床提高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提供借鉴。

    2020年06期 v.35 564-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1K]

综述

  • 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丁永锋;陈艳妍;郑玉龙;蒋微琴;卢骏;王海勇;滕理送;徐农;

    原发灶不明肿瘤(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site,CUP)是一类病理学已明确为转移癌但是通过目前完备的诊断手段仍然无法明确其原发部位的肿瘤。原发灶不明肿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占所有肿瘤的3%~5%,治疗手段以经验性化疗为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年。基因表达谱分析、表观组学以及液体活检等新技术相继被应用于CUP的原发部位判断。分子诊断指导下的器官特异性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将开启CUP的精准治疗时代,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本文就原发灶不明肿瘤的诊治现状和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2020年06期 v.35 567-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1K]
  • ABCB1与肝细胞癌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孙瑾瑜;刘亨晶;汪泳;于晓辉;张久聪;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对化疗极不敏感,原因之一是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易产生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其机制异常复杂,其中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 ABC)转运蛋白作为药物外排泵对MDR的产生发挥重要作用,尤其以ATP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B族成员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super-family B member 1, ABCB1)最为显著。本文就ABCB1介导肝癌细胞发生MDR的机制以及如何抑制ABCB1过表达、逆转MDR和提高HCC对化疗的敏感性进行综述。

    2020年06期 v.35 574-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