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树先;吴春林;何剑峰;谢小薰;梁皓;
目的检测癌-睾丸抗原SSX1~5 mRNA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组织中表达情况,以及用于RB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18例RB组织、18例非肿瘤病变视网膜组织及18例眼部正常组织中SSX1~5 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8例RB组织中,SSX1、SSX2和SSX4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3.3%(6/18)、5.6%(1/18)和22.2%(4/18);未检测到SSX3和SSX5的表达。RB组织中,至少表达1个SSX基因者为50.0%(9/18);表达2个或2个以上者为11.1%(2/18)。在非肿瘤病变视网膜组织以及眼部正常组织中无1例表达SSX1~5 mRNA。SSX1~5基因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等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SX1~5在RB组织中表达频率不尽相同,但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提示该基因家族有可能成为RB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2010年01期 v.2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戴文斌;黄平;任占平;石喆;张芫;杨立;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MCM7和Ki-67蛋白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标本中MCM7和Ki-67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76.4%。化疗前MCM7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化疗后(P<0.01);化疗前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Ki-67(P<0.01)。化疗有效组(42例)MCM7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效组(13例)(P<0.01),而Ki-67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MCM7、Ki-67表达呈正相关(r=0.58,P<0.01)。结论ET方案新辅助化疗有较好的疗效,可能通过抑制MCM7、Ki-67蛋白的表达阻止乳腺癌细胞的增殖。MCM7蛋白高表达者化疗更敏感,MCM7可作为临床指导乳腺癌化疗并预测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2010年01期 v.2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邱霞;周燕;黄建;
目的探讨p65、β-catenin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65及β-catenin在不同病理阶段的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乳腺囊性增生病2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5例,导管上皮异型增生26例,导管内癌(或伴早期浸润)29例,浸润性导管癌58例。结果p65和β-catenin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囊性增生病、囊性增生病伴异型、导管内癌(或伴早期浸润)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1.1%、42.3%、31.0%、48.3%和4.0%、3.7%、23.1%、72.4%、79.3%。两者在良性增生性疾病阶段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囊性增生病伴异型、乳腺导管癌阶段呈正相关(P<0.05)。结论p65、β-catenin表达在乳腺增生性疾病无明显相关性,而在囊性增生病伴异型和乳腺癌中呈正相关。
2010年01期 v.2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张丽;佟仲生;郝春芳;何丽宏;王忱;李淑芬;史业辉;
目的分析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及化疗后随访期间血清CA15-3和CEA的变化情况,探讨二者对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治疗期间每2个周期以及随访期间每3月检测血清CA15-3和CEA,并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化疗疗效,分析血清标志物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疗效部分缓解(PR)的患者CA15-3及CEA在化疗期间明显降低(P<0.05);疾病稳定(SD)<1年组CA15-3和CEA出现明显升高,而SD≥1年组CA15-3在治疗第4周期时出现降低(P<0.05)。疾病进展(PD)患者血清CA15-3及CEA在治疗期间出现明显升高(P<0.05)。再次PD组患者CA15-3在进展前3月与进展时均有明显升高(P<0.05);CEA则在进展时出现有意义的升高。分析CA15-3升高组、CEA升高组、CA15-3及CEA同时升高组无进展生存情况,发现CA15-3和CEA同时升高组无进展生存率最低,肿瘤复发进展最快。结论CA15-3与CEA明显升高多可提示转移性乳腺癌化疗期间或随访期间的疾病进展,若出现明显降低则可能预示化疗疗效较好,二者同时检测,其结果较单一标志物准确度高。
2010年01期 v.25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祁玉娟;李积德;赵君慧;吴密璐;骆玉霜;沈存芳;迪吉;李豪;陈蓉;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c-myc、HIF-1α、VEGF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plus法,测定6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c-myc、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60例乳腺癌组织中c-myc、HIF-1α、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51.7%、63.3%,与乳腺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yc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VEGF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1;P<0.01),与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1),c-myc、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69;P<0.01)。结论c-myc、HIF-1α、VEGF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myc、HIF-1α、VEGF在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乳腺癌中c-myc、HIF-1α、VEGF的表达,有利于更好地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对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指导个体化治疗。
2010年01期 v.25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胡红艳;魏万里;张丽娟;陈芸;冉凤明;叶恩;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ASPP1和ASPP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vision法,检测肺癌组织芯片中90例肺癌和25例相应癌旁组织ASPP1、ASPP2及Ki-67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计数表示增殖与其凋亡。结果肺癌组织中ASPP1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χ2=5.188,P<0.05),ASPP1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组织类型无关,而与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4.680、6.330、6.045,P<0.05);而ASPP2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7,P>0.05);在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MI)呈正相关(r=0.622,P<0.05);AI随着ASPP1的表达量增加而增高(t=2.337,P<0.05),而MI与ASPP1的表达无关(t=2.042,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ASPP1低表达及由此诱导的细胞凋亡与增殖失衡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10年01期 v.25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赵玉斌;张少华;张积仁;王政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EphA2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术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在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0例乳腺癌患者ER、PR和EphA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EphA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58.4%和72.3%。(2)ER、PR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3)EphA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4)EphA2的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ER\PR阴性组明显高于乳腺癌ER\PR阳性组(P<0.05)。结论ER、PR和EphA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ER、PR和EphA2有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和预测预后。
2010年01期 v.25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贾友鹏;王忠裕;吴园园;赵俊军;赵德明;徐晧;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在结肠癌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结肠癌淋巴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30例结肠癌患者,收集淋巴结共计398枚,采用连续切片和RT-PCR法,检测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存在情况和TNF-αmRNA、CK20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连续切片结果显示,在常规病理无转移的淋巴结中有20.2%的淋巴结存在微转移,TNF-αmRNA和CK20 mRNA的表达与连续切片的检查结果基本吻合,三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关联性。TNF-αmRNA和CK20mRNA的表达在转移阳性淋巴结中表达高于转移阴性淋巴结,且随Dukes分期加深而增高。结论TNF-αmRNA和CK20 mRNA均可以准确反映结肠癌淋巴微转移的情况,TNF-α可能在结肠癌淋巴微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10年01期 v.25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张娜;李平;骆竹媚;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的差别,进一步明确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检索近年来发表在国内及国外的所有关于鼻咽癌新辅助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数据库包括: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Medline(ovid)、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所有能检索到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由两位评价员独立地筛选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以下指标对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作用进行严格的评价: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5年局部复发率、5年远处转移率。Meta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完成。结果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765例患者,所有试验质量经评价为不清楚(unclear)。Meta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新辅助化疗+放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部分不能,所有新辅助化疗+放疗能提高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降低5年局部复发率和5年远处转移率。结论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不多,方法学质量属不清楚,且尚不能证明新辅助化疗+放疗是否能提高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降低5年局部复发率、5年远处转移率。
2010年01期 v.25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杨顺娥;赵兵;李迅;
目的探讨33例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3例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K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评价该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结果33例患者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7例(81.8%),T细胞淋巴瘤3例(9.1%),Burkitt淋巴瘤1例(3.1%),未能分型的2例(6.1%)。Ⅰ期和Ⅱ期患者28例(84.8%),Ⅲ期和Ⅳ期患者5例(25.2%)。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39.1%,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9.3%。单因素分析显示,LDH≥240 U/L(P=0.000),临床分期≥Ⅲ(P=0.020),IPI预后指数≥2(P=0.020)和初次治疗未达CR(P=0.000)的患者预后不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治疗达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病理类型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预后较其他部位恶性淋巴瘤差,手术切除后行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2010年01期 v.25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纪宁;朱蕙霞;季斌;
目的研究艾迪注射液对人肺腺癌细A549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1)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2)应用集落形成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3)流式细胞仪分析药物对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的影响。结果药物作用48小时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且细胞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IC50为16.04 mg/mL。加药照射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细胞存活率下降,药物有放射增敏作用,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放射增敏作用增强。单纯照射组、加药24小时、48小时后照射组三组D0值依次为2.13 Gy、2.04 Gy、1.64 Gy,Dq值依次为2.88 Gy、1.68 Gy、1.51 Gy,加药24小时及48小时后照射组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04、1.3,SERDq分别为1.71、1.91。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后G2/M期细胞增加,细胞凋亡率升高,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以上变化更显著。结论艾迪注射液对肺癌细胞A549有抑制作用及放射增敏作用,其放射增敏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细胞亚致死损伤修复,阻滞细胞于G2/M期,诱导细胞凋亡。
2010年01期 v.25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熊科亮;刘月辉;罗英;张少容;
目的探讨前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与颅底缺损修复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帮助。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8年1月本科收治的21例前颅底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鼻侧切开或"H"鼻侧切开4例,面中掀翻4例,上颌骨外旋2例,经口腭入路1例,经鼻内镜下手术10例;根据颅底缺损大小选用肌肉、阔筋膜、鼻中隔黏骨膜片、筛骨垂直板作为修补材料,如果缺损较大,则采用上述复合组织进行修复。结果21例中完全切除瘤体20例,大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时间半年-5年,失访1例。良性肿瘤12例中,11例彻底切除,均无复发;1例瘤体大部分切除,带瘤生存良好,未见残瘤体明显增大。随访的恶性肿瘤8例中,1例术后2年死亡,1例术后16月复发,再次手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其余病例生存良好。结论要提高前颅底肿瘤切除的手术疗效,必须谨慎选择手术入路,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安全地修复和重建颅底。
2010年01期 v.25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王成;毛杰;韩俭;张有成;周栋;王志强;苏云峰;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及促进患者康复的机制。方法随机选择63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理论处理,术后6小时起用肠内营养液行EEN,术日补充营养总量的1/4,术后第2日补充1/2,第3日补充全量,连续7天。对照组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给予普通流质。检验各组患者手术前和术后8天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LYM)和细胞因子CD4+、CD8+、CD4/CD8值及切口、尿路和肺部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IgA、IgM、CD4+显著升高,LYM和CD4/CD8升高,IgG接近术前水平,CD8+降低;实验组切口、尿路和肺部感染率均降低。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指导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
2010年01期 v.2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赵莺;沈荣乐;张继贤;
目的提高对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手段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女性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主要表现为腹胀12例,腹痛10例,体征为腹水征阳性,腹部及盆腔肿块;10例血小板计数升高;13例有石棉接触史;10例行腹腔镜活检,4例剖腹探查,3例术后诊断。病理分型:上皮型8例,肉瘤型5例,混合型4例。9例行肿瘤细胞歼灭术,9例腹腔静脉联合化疗,1例腔内静脉联合化疗加放疗,1例腔内热化疗联合静脉化疗,3例腔内化疗。确诊到死亡时间平均为9月。结论石棉是导致恶性间皮瘤的主要诱因之一。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应尽早并可能取腹膜病理活检,必要时联合免疫组化鉴别,治疗采取以手术、局部及全身化疗为主。
2010年01期 v.25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姚扬伟;胡梦伟;王海琴;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D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DP方案化疗,化疗方案为艾素75 mg/m2静滴1天,顺铂80~120 mg/m2静滴1天,每间隔21天为一个周期,同时配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天1次,每周期连用14天,共治疗4个周期。对照组:单用化疗,方案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67.5%,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42.1%;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治疗组为37.5%,对照组为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机体免疫功能比较治疗前后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活性。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能提高DP方案的化疗疗效,减轻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保护骨髓的抑制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化疗增效减毒剂。
2010年01期 v.25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刘伟;王建荣;聂巧莉;张晨明;王玉;
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联合眼睑成形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65例恶性肿瘤患者均行扩大的局部切除,同时行眼睑成型术。结果65例眼睑肿瘤完整切除,眼睑形成良好。结论眼睑恶性肿瘤以早期扩大的局部切除为首选,并联合行眼睑成形术。
2010年01期 v.25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王颖;万跃;谭兵;蒋勇;白玉;
目的研究注射用复合辅酶(贝科能)在肺癌放疗支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2例肺癌接受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在放疗后连续给予注射用复合辅酶2支(每支含辅酶A100单位,辅酶I 0.1单位),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观察患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血液学毒性、肺功能损伤、心脏毒性。结果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肺癌局部控制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下降,对心脏有保护作用。结论在本实验组中,注射用复合辅酶在肺癌的放疗中作为支持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可降低骨髓抑制,对心肺有保护作用。
2010年01期 v.2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