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肿瘤杂志

专家论坛

专题讨论

基础与临床研究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环氧合酶-2表达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冯振中;徐锦程;承泽农;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OSCC、23例癌前病变、19例良性病变中COX-2、VEGF-C,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OSCC中VEGF-C和COX-2表达明显高于口腔癌前病变和良性病变(P<0.05)。OSCC中VEGF-C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P<0.01);COX-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组织学分级无关。VEGF-C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9,P<0.01)。结论COX-2可能参与VEGF-C淋巴管生成通路,在OSCC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7年06期 485-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GCS在人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与P-gp的关系

    胡萍萍;陈同钰;田波;蒋敬庭;邓海峰;李敏;

    目的探讨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在人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其与P-糖蛋白(P-gp)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多柔比星(阿霉素)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和敏感株MCF-7的抑制率和IC50。以GCS抑制剂D,L-threo-1-phenyl-2-decanoyl-amino-3-morpholino-1-propanol(PDMP)预处理MCF-7/Adr后检测抑制率和IC50。运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MCF-7及MCF-7/Adr中GCS、P-gp的表达,以PDMP预处理细胞后检测GCS、P-gp的表达。FCM法检测细胞中ADM的荧光强度。结果MCF-7/Adr对MCF-7的耐药倍数为22.7倍,PDMP作用后阿霉素对MCF-7/Adr的抑制率升高,IC50下降(P<0.05)。MCF-7/Adr中GCS和P-gp的表达均高于MCF-7,PDMP使MCF-7/Adr中GCS表达下降(P<0.05),对P-gp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FCM检测显示PDMP可使阿霉素在MCF-7内潴留增多。结论GCS在MCF-7/Adr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PDMP能影响P-gp功能,GCS与P-gp有一定关系。

    2007年06期 48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乳头隐匿性分泌液中CEA的检测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杨峂;刘颖斌;李克强;俞吉霞;傅庆国;李旭军;和钢;

    目的分析检测乳头隐匿性分泌液中CEA的表达及其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4例乳腺癌患者,2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乳头分泌液CEA检测;将硝酸纤维膜贴附于乳头上24小时,取下后低温保存,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吸附于膜片上的CEA进行检测。结果34例乳腺癌患者中12例膜片中出现CEA染色,而良性疾病患者26例中仅1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硝酸纤维膜可吸附乳头分泌液中的微量抗原,对其中CEA的检测有可能作为一种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

    2007年06期 492-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对鼠黑素瘤细胞株B16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

    丁政云;李艳菊;张晓君;杨阳;

    目的探讨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对鼠黑素瘤细胞株B16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B16细胞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处理。(1)MTT比色法检测两药在不同的时间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倒置显微镜观察B16细胞形态的变化;(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4)免疫细胞化学法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1)MTT法示两药对B16细胞的增殖有抑制效应。(2)倒置显微镜下可见阿维A酸组细胞不贴壁,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贴壁生长。(3)流式细胞术示两药处理后B16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4)免疫细胞化学法示阿维A酸组VEGF表达受到抑制。结论两药均能抑制B16细胞增殖,抑制细胞从G0/G1期进入到S期;阿维A酸能影响B16细胞VEGF分泌,沙利度胺无此作用。

    2007年06期 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肾脏集合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甘梅富;卢洪胜;周涛;蔡菊芳;

    目的探讨肾脏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 of kidney,CDC)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8例肾脏集合管癌病理学、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平均年龄50.8岁),临床常见腰痛、血尿。光镜下见瘤细胞呈靴钉状、不规则腺管状、乳头状结构,肿瘤有明显的间质反应。免疫组化:瘤细胞通常表达高分子量角蛋白、vimentin。随访2例死亡。结论肾脏集合管癌有独特的临床及形态学特征,其预后跟肿瘤的形态密切相关,诊断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

    2007年06期 499-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EGFR、p53、Bcl-2表达,Ki-67标记指数与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邵明海;陈仕林;卢洪胜;

    目的探讨EGFR、p53、Bcl-2表达,Ki-67标记指数(Ki-67Li)与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46例胸腺瘤患者EGFR、p53、Bcl-2的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结果胸腺瘤EGFR、p53、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56.5%、54.3%,Ki-67标记指数平均值为11.0%。EGFR、p53、Bcl-2蛋白表达与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均无明显关系;B2、B3、C型与A、AB、B1型之间Ki-67标记指数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蛋白表达与胸腺瘤Masaoka分期和预后均无关系(P>0.05);EGFR、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与胸腺瘤Masaoka分期明显相关(P<0.05);Ki-67标记指数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EGFR、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Ki-67标记指数与胸腺瘤Masaoka分期明显相关,反应其侵袭性,Ki-67标记指数还与组织学分型相关,并可作为估计胸腺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2007年06期 502-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立体定向放疗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胡建斌;孙晓南;杨起初;许靖;王奇;何超;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48例接受立体定向放疗:既往未接受盆腔放疗病例,常规盆腔前后野或三野外照射DT40 Gy,然后针对复发病灶行立体定向放疗总剂量DT56~66 Gy(中位剂量60 Gy);曾接受盆腔放疗病例,直接针对复发病灶行立体定向放疗DT36~46 Gy(中位剂量40 Gy)。治疗组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接受全盆腔照射者,在放射治疗开始第1周和第5周予FOLFOX4化疗2周期;直接行适形放疗者,于放疗第1周和最后1周予FOLFOX4化疗2周期。放疗结束后2~3周开始序贯FOLFOX4化疗2~4周期(平均3.6周期)。记录两组症状缓解情况、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5.2(20/21)%和91.3%(21/23)(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5%和40.0%(P>0.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9%、50.2%和80.0%、23.9%,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和16个月(P<0.05);2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9.1%和56.0%(P=0.054)。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除外周神经毒性外无明显差异,毒副反应较轻,基本可以耐受。结论立体定向放疗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复发性直肠癌安全可行,可望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和改善生存率。

    2007年06期 506-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胆囊腺癌中IR和IR mRN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杨乐平;杨竹林;付汐;杨晓静;罗鑫;苗雄鹰;

    目的研究胆囊腺癌、癌旁组织、慢性胆囊炎组织中IR和IR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染色法分别检测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IR和IR mRNA表达情况。结果胆囊腺癌IR和IR 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淋巴结无转移及周围组织无侵犯病例IR和IR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 cm、淋巴结转移及周围组织侵犯病例,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胆囊腺癌中IR和IR mRNA的表达具有高度一致性(P<0.01)。结论IR和IR mRNA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腺癌发生、进展、转移或侵袭潜力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2007年06期 509-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短篇与个案报道

流行病学研究

  • 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时间分布规律研究

    殷文瑾;周力恒;陆劲松;柳光宇;狄根红;吴炅;沈坤炜;沈镇宙;邵志敏;

    目的研究我国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时间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在本院手术治疗并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共2 214例,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及复发风险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肿瘤大小、腋下淋巴结转移状态及孕激素受体(PR)状态是无复发生存率的预后因素(P<0.05)。全组患者年复发风险曲线呈现双峰型,即该复发风险存在两个高峰期,分别位于术后第2年及术后第9.5~10年左右;肿瘤大小、腋下淋巴结转移状态、绝经状态或激素受体状态不同的患者均存在术后双峰型复发模式,但不同亚组间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该复发模式在肿瘤较大及淋巴结阳性的亚组中更为明显,以及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复发双峰较阴性患者在时间上有所延迟。结论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时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针对性制定术后随访和辅助治疗的新策略,可能有助于改善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2007年06期 527-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52年间9056例口腔颌面部肿瘤类疾病构成

    何虹;陈关福;周瑛;平飞云;张苏展;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与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情况及构成特点。方法分析在本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首诊且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9 056例,按其性质、组织类型、性别及部位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肿瘤6 337例,囊肿2 363例,瘤样病变356例。肿瘤中良性占56.7%(3 596/6 337),恶性占43.3%(2 747/6 337);良性肿瘤常见的依次为多形性腺瘤、血管瘤和成釉细胞瘤;恶性肿瘤中以癌最常见,占86.2%(2 367/2 747),尤其是鳞癌居癌中之首(50.0%,1 184/2 367,男女之比2.34∶1);好发部位依次为舌、牙龈、颊等。涎腺良、恶性肿瘤中分别以多形性腺瘤和腺癌多见,好发部位分别以腮腺、颌下腺、腭腺和腮腺、腭腺、颌下腺多见。牙源性和非牙源性囊肿中分别以含牙囊肿(33.9%,408/1 202)和舌下腺囊肿(41.1%,477/1 161)最多见。瘤样病变以牙龈瘤(54.8%,195/356)多见。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囊肿和瘤样病变中肿瘤最常见,其中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

    2007年06期 53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药物与临床

  • 吉西他滨2小时输注加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

    钱炯;邓晶;徐农;张晓琛;沈朋;郁兰芳;包悍英;石根明;黄穗;方维佳;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2小时输注[10 mg/(m2.min)固定剂量输注]联合卡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4例B和期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200 mg/m22小时输注(10 mg/m2.min)第1天、第8天,卡铂AUC 5第1天,每21天重复一周期,共223个化疗周期,中位4个周期(1~6个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患者51例,总有效率为41.2%(95%可信区间,28%~57%),完全缓解率(CR)3.9%,部分缓解率(PR)37.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5.0个月(95%可信区间,3.7~6.3个月),中位生存期(OS)11.5个月(95%可信区间,9.9~13.1个月)。1年生存率41.7%。可评价毒性患者54例,主要的3~4度毒性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5.6%),血小板减少(57.4%)。27个周期(12.1%)需接受血小板输注。56个周期(25.1%)需造血因子支持治疗。无出血事件发生。3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6%,1~2度皮疹发生率42.6%。结论延长吉西他滨输注时间联合卡铂毒性可控制,疗效与其它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相似。

    2007年06期 536-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康莱特可有效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张铁英;褚敏;倪志强;张扬;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在增加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体重,减轻疼痛作用。方法10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滴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对症、支持治疗55例;对照组51例,单用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体重,疼痛程度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莱特既能抗癌症恶病质,又能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有效地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2007年06期 540-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综述与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