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肿瘤杂志

  • 乳腺隐性癌诊断研究进展

    李树玲

    本刊从本期起将不定期增设《专家论坛》栏目 ,拟约请并欢迎国内外长期从事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资深专家为此专栏惠寄大作 ,以期对广大读者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发表在这一栏目文章 ,欢迎各位专家能各抒己见 ,特别欢迎对某些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指出其症结 ,坦率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编辑部不一定认同每位作者的所有观点 ,但我们一定尊重作者的意愿 ,除进行适当的文字加工外 ,在内容上不予增删。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及相关的专家对文章的内容、视野和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借以开拓和扩展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 ,使学术期刊显示它特有的生机 ,为我国肿瘤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期率先刊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隐性诊断研究进展”一文 ,作者李树玲教授是我们肿瘤学术界著名的资深专家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卓有建树。本文所探讨的乳腺隐性癌的诊断问题 ,长期以来备受临床关注 ,因其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存和生命。本文就其诊断学方面的诸多问题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并结合了作者长期临床经验探讨其可行性 ,部分内容提示了一些进展 ,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2003年02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腹内巨大睾丸肿瘤蒂扭转1例报告

    鲍玉彬,徐炳国

    2003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提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治水平

    万德森

    2003年02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季加孚

    2003年02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大肠癌肝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研究

    丁凌,郑树

    2003年02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晚期结直肠癌全身化疗的研究进展

    何友兼,向晓娟

    2003年02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结直肠癌肝转移影像诊断新进展

    张晓鹏,牛小敏

    2003年02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p38MAPK抑制剂SB203580抑制人绒癌JAR细胞的体外侵袭作用

    张曦倩,庞战军,陈士岭,邢福祺

    目的 研究 p38MAPK通路在人绒癌 JAR细胞体外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用细胞 EL ISA法测定 JAR细胞中 p38MAPK的活性变化 ;用 Transwell细胞侵入系统检测细胞的侵袭作用。结果  PMA呈浓度依赖性地激活 JAR细胞中 p38MAPK。 PMA能促进人绒癌 JAR细胞的体外侵袭作用 ,而 p38特异性抑制剂 SB2 0 35 80抑制了JAR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  p38MAPK通路在人滋养细胞的侵袭行为以及人绒癌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p38抑制剂可能会为人绒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2003年02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环氧化酶-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

    高青,刘兴,王丕龙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 2 ( COX- 2 )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43例胃癌的 COX- 2表达 ,采用抗 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和 PCNA单克隆抗体分别进行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染色 ,计算微血管密度 ( MVD)和 PCNA指数 ,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OX- 2在胃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 6 0 .5 % ,高于对照组 ( P<0 .0 1)。COX- 2的高表达与胃癌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 ,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均无关。COX- 2表达阳性组的 MVD和 PCNA指数明显高于 COX- 2表达阴性组 ( P<0 .0 5 ) ,COX- 2表达与 MVD和 PCNA指数呈正相关 ( P<0 .0 5 )。结论  COX- 2的表达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 ,是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

    2003年02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观察251例白血病细胞CD14表达的意义

    宁铂涛,汤永民,沈红强,杨世隆

    目的 探讨 CD14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在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 CD45 /SSC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 2 5 1例白血病细胞 CD14及其它白血病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2 5 1例中有 19例 ( 7.5 % )白血病细胞表达 CD14,9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 AML )中 16例 ( 16 .8% )白血病细胞表达 CD14,130例淋系白血病未见 CD14阳性的病例。 M4和 M5b CD14的阳性率 ( 9/ 14;6 / 6 )明显高于 M2 ( 1/ 30 ) ( P=0 .0 0 1;P=3.6× 10 - 6 )及 M5a( 0 / 5 ) ( P=0 .0 3;P=2 .2× 10 - 3 )。标准 CD14单抗均不与 5例 M5a细胞反应 ,而自制 CD14新克隆 2 F9单抗则全部阳性。5例 M5a中 1例 CD15和 2 9例 M2 中 13例 CD11b的阳性率明显低于 M5b( 6 / 6 ,P=0 .0 2 ;6 / 6 ,P=0 .0 2 )。在 AML 组中 ,CD14的表达与 CD117呈负相关 ( r=- 0 .2 ,n=81,P=0 .0 3) ,与 CD11b、CD15及HL A- DR呈正相关 ( r=0 .5 ,n=93,P=0 .0 0 1;r=0 .4,n=95 ,P=0 .0 0 1;r=0 .2 ,n=95 ,P=0 .0 2 )。结论  CD14有助于淋巴系白血病、髓系白血病及其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 ,其对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的特异性为 96 .7% ,敏感性为 6 0 .0 %。

    2003年02期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丁小文,郑树,张行

    目的 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 m 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RT- PCR方法检测 70例大肠癌患者和 35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 m RNA的表达。结果  70例大肠癌患者中有 30例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 m RNA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42 .9% ,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DukesC和 Dukes D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 m RNA的表达高于 Dukes A期大肠癌患者 ( P<0 .0 5 ) ,在不同分化程度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手术后比手术前的阳性表达率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 m RNA的阳性表达同肿瘤的分期有关 ,可作为大肠癌微转移的一个监测指标。

    2003年02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大肠癌组织endostatin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孝作祥,郑树,彭佳萍,潘月龙

    目的 探讨内皮抑制素 ( endostat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 VEGF、微血管密度 ( MVD)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6 8例大肠癌及其正常大肠组织 endostatin表达、VEGF表达及 MVD。结果  endostatin蛋白可在大肠癌组织的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中表达。 endostatin表达与 Dukes分期密切相关。endostatin高表达组的 MVD( 12 .35± 4.96 )明显低于 endostatm低表达组 ( 16 .38± 6 .2 8)。 VEGF染色阳性组与阴性组的 endostatin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ndostatin在大肠癌组织的不同类型细胞中出现 ,与大肠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endostatin的表达水平随着 Dukes分期的进展而降低反映了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平衡的转变。

    2003年02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96KD糖蛋白诱导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

    牛纪晓,张天一,林琳,顾君一

    目的 从 H2 2肝癌细胞中纯化 96 KD糖蛋白 ,并观察其诱导肿瘤免疫作用。方法  ( 1)分离 96 KD糖蛋白 :H2 2肝癌细胞破膜、可溶性蛋白分级硫酸铵盐析、Co A- Sepharose亲和层析、DEAE- 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分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 ( 2 )诱导肿瘤免疫 :用不同剂量 96 KD糖蛋白分别皮下免疫 5组小鼠 ,每周 1次 ,连续两周 ,末次免疫后的第 7天用 2× 10 5H2 2细胞攻击 ,观察各组肿瘤发生率及瘤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不同剂量免疫组皆显示保护作用 ,用 18μg/只 96 KD糖蛋白免疫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使用从 H2 2肝癌细胞中分离的 96 KD糖蛋白免疫小鼠后 ,对同类癌细胞攻击显示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

    2003年02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荧光检测外周血AFPmRNA的表达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吴存造,彭承宏,张行,唐喆,王涌,彭淑牖

    目的 研究定量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 ( AFPm RNA)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FQ- PCR)定量检测 5 1例原发性肝癌 ,10例转移性肝癌 ,18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 ,1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甲胎蛋白 m RNA。结果  AFP m RNA在非肝癌的恶性肿瘤患者无异常表达 ,在转移性肝癌 ( 2 0 %、2 / 10 )、慢性肝病 ( 6 .3% ,1/ 16 )、原发性肝癌 ( 37.3%、19/ 5 )、AFP m RNA的基因拷贝数和肝癌 TNM分期 [1 ] 、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显著相关 ;而与肿瘤大小及血清AFP值无相关性。结论 巢式 FQ- PCR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 AFP m RNA异常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 ,可作为肝癌的诊断、肿瘤分期和有无肝外转移及愈后的指标。

    2003年02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血清sIL-2R监测及意义探讨

    陆镛民,俞文华,张祖勇,江林甬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 s IL - 2 R)在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 EL ISA法在围手术期监测 4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血清 s IL - 2 R水平 ,同时测定 4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 星形细胞瘤患者血清 s IL - 2 R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与肿瘤病理分级与预后密切相关 ;术后患者 s IL - 2 R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血清 s IL - 2 R与脑星形细胞瘤生物学行为有关 ,监测其水平有助于临床评价患者的手术疗效及预后。

    2003年02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CD44V6在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米建强,沈铭昌

    目的 探讨 CD44 V6黏附分子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抗 CD44 V6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化 ABC方法对 12 1大肠癌组织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CD44 V6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5 0 .4% ( 6 1/12 1)。其中低分化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 ( 6 3.6 % vs40 .4% ,P<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 ( 6 4.7% vs40 % ,P<0 .0 1) ;Dukes分期中的 C期组及 D期组的阳性率分别高于 A期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 6 2 .5 %、6 8.4% vs34.6 % ,P<0 .0 5 )。结论  CD44 V6表达的大肠癌具有更强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能力 ,CD44 V6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2003年02期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肽胺哌啶酮联合MP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黄金文,张瑾,杜华平,王一红

    目的 观察肽胺哌啶酮联合 MP方案 ,即马法兰 +泼尼松 (强的松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 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 12例。肽胺哌啶酮 - MP方案 :肽胺哌啶酮自 MP方案开始持续给药 ,每晚睡前口服 ,剂量从每天 10 0 m g开始 ,每周日剂量递增 5 0 mg,至病人不能耐受或最高至每日 40 0 m g;MP方案每月一个疗程。结果 部分缓解 6例 ( 5 0 % ) ,进步 3例 ( 2 5 % )。总有效率为 9/ 12 ( 75 .0 % )。有效的病人中 7例在 4周内起效。肽胺哌啶酮每天 10 0~ 40 0 mg不等 ,中位剂量每天 2 2 5 mg。常见的副反应为皮疹、便秘、嗜睡、乏力、头昏、水肿等。结论 肽胺哌啶酮 +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副反应少 ,耐受性好 ,且反应率可能提高。

    2003年02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46例临床分析

    李玉升,杨红鹰,王佳玉,蔡锐刚,储大同

    目的 评价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 GIST)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46例恶性 GIST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比较免疫组化染色 vim entin、CD34、S- 10 0、desmin和 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原发肿瘤部位主要为胃 (贲门 )、小肠和大肠 ;主要症状和体征有腹痛、腹部肿块、贫血和黑便 ;比较恶性 GIST组与良性 GIST组患者的原发肿瘤部位、临床表现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别 ;与良性 GIST相比 ,恶性 GIST组患者肿瘤增长迅速 (中位直径 10cm ) ,易转移。结论 恶性 GIST的预后差 ,对于复发或转移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需要寻找新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水平。

    2003年02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VM-26对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细胞分化诱导效应的研究

    胡淑婷,奥海航,胡庆和,赵晨

    目的 研究替尼泊苷 ( VM- 2 6 )对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BT- 32 5细胞的分化诱导效应。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Westem- Blotting等方法 ,观察 BT- 32 5细胞经不同剂量 VM- 2 6 ( 1μg/ m l、5 μg/ ml) ,不同时间 ( 2 4小时、48小时 )作用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GFAP)的表达 ;并通过克隆形成率及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等方法观察细胞恶性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 1) BT- 32 5细胞经 VM- 2 6作用后 ,出现明显的分化特征 ,表现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GFAP)的表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 P<0 .0 1) ;( 2 )克隆形成率实验显示 VM- 2 6作用后克隆形成率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 P<0 .0 1) ;( 3)参照剂量以 5 μg/ m l、作用时间以 48小时为实验最佳条件。结论 VM- 2 6可显著抑制 BT- 32 5细胞恶性增殖 ,并促进 GFAP的表达 ,提示 VM- 2 6可诱导 BT- 32 5细胞的分化。

    2003年02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隆起性皮肤纤维肉瘤28例治疗报告

    史振玉,陈惠彬

    目的 探讨隆起性皮肤纤维肉瘤 ( DFSP)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 2 8例患者的不同情况 ,分别采用单纯肿块切除术 10例 ,单纯肿块切除术加放疗及扩大根治术各 9例。结果 单纯肿块手术切除者复发率为6 0 .0 % ,单纯肿块手术切除加放疗及扩大根治术者未见复发。结论  DFSP患者如果已明确诊断应尽可能采用扩大根治术 ,若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或不适宜行扩大根治术者 ,单纯肿块手术切除加放疗也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3年02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胆管癌组织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X抗原和E-上皮钙黏附素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谷化平,刘艳茹,尚培中

    目的 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 - X( sialyl L ewis- X,SL e X)抗原和 E-上皮钙黏附素 ( E- cadherin,ED)表达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 43例胆管癌组织中 SL e X抗原和 ED蛋白表达 ,综合分析了 SL e X和 ED蛋白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在胆管癌组织中 ,SL e X和 E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6 7.4%和 5 3.5 %。 SL e X高表达和 ED低表达与胆管癌的 TNM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密切相关 ( P<0 .0 5 )。SL e X表达与 ED表达呈负相关 ( r=- 0 .45 ,P<0 .0 0 1)。结论  SL e X和 ED表达提示胆管癌生物学行为不良。

    2003年02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抗肿瘤新药苯丁酸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陈亚红,潘碧云,耿宝琴,雍定国

    目的 研究抗肿瘤新药苯丁酸钠 ( sodium phenylbutyrate,PB)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静注和灌胃 PB后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 PB浓度。结果 大鼠静注 PB剂量分别为 12 5 ,2 5 0 ,40 0 mg/ kg后 ,动力学行为符合一室非线性开放模型 ,km 值分别为 ( 143.8± 6 7.88) μg/ m l,( 2 78.44± 12 1.2 ) μg/ ml和 ( 82 6 .86±10 7.5 2 ) μg/ ml。给予相同总量的 PB,重复 3次静注较单次静注能延长药浓维持时间。大鼠灌胃 2 .0 g/ kg PB后 ,动力学行为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Ka为 2 .5 6± 0 .31小时 ,Ke为 0 .76± 0 .0 4小时 ,存在肝脏首过效应。结论 大鼠以不同给药途径给予 PB,其药动学特征不同。

    2003年02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原发性气管肿瘤9例诊治报告

    朱瑞武,戴广权,吉化春,王国军,高雷,李忠梅

    2003年02期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 女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包磊,蔡红光

    2003年02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原发性肝癌右肾转移1例报告

    潘金飞,陆才德,彭淑牖,刘颖斌,李松岗

    2003年02期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50例临床观察

    白皓,顾爱琴,廖美琳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帖剂治疗肺癌骨转移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方法 选取 5 0例中重度疼痛的肺癌骨转移患者 ,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 ,记录治疗前后疼痛强度 ,生活质量评分和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 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后 ,全部患者均获得中度以上缓解 ,其中完全缓解 2 0例 ( 40 .0 % ) ,明显缓解 2 2例 ( 44 .0 % ) ,中度缓解 8例 ( 16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主要有恶心、呕吐、嗜睡等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疼痛疗效显著。

    2003年02期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直肠癌物理检查的临床病理意义

    赵和照

    目的 探讨直肠癌几项主要物理指标在肿瘤浸润深度及 Dukes分期上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本文分析 88例直肠癌物理检查中肿块的活动度、占肠周径及大体类型与肿块浸润深度、Dukes分期的密切关系。结果 活动度 、 度 ,肿瘤占肠周径 (下称占肠周径 )≤ 1/2 ,大体类型为隆起型者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提示浸润深度及Dukes分期的准确度高 ,浸润在黏膜层至浆膜层的百分比分别为 84.8%、87.8%和 91.7% :Dukes分期 A+B期的百分比分别为 72 .7%、73.2 %和 80 .6 % ;活动度 + 度 ,占肠周径 >1/2 ,大体类型为溃疡型或浸润型的侵至浆膜外侵至邻近器官的百分比分别为 32 .1%、34.0 %和 34.6 % ;Dukes分期 C+D期的百分比分别为 5 0 .0 %、48.9%和 5 1.9% ;活动度 度倾向于侵及浆膜层以内 (占 74.1% ) ,分期 A +B(占 5 9.3% )。结论 以上几项指标对临床病理判断意义大小依次为 :大体类型、占肠周径、活动度。活动度 、 度 ,占肠周径≤ 1/2 ,隆起型者绝大部分临床病理较轻 ,而活动度 、 度 ,占肠周径 >1/2 ,浸润型或溃疡型者仍有较大比例临床病理较轻 ,这时可借助腔内 B超、CT等作为判断依据。

    2003年02期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胸腹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和无固定的比较

    孙丽,李建中

    目的 探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重复摆位的精确度。方法 选择胸腹部肿瘤放疗病人 31例 ,采用分体位固定和体位无固定两种方法 ,测量体位固定和体位无固定组各为 10 6人次和 117人次。结果 体位固定组移动偏差 <1m m ,体位无固定组移动偏差均 >3 mm ,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0 1)。结论 发泡塑料体模固定组放疗准确性明显优于无固定组 ,肿瘤病人放疗宜实施体位固定。

    2003年02期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

    曹飞麟,朱勤禄

    2003年02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邹小农,郑素芳,王雯,武燕萍,刘新伏,刘彬,王秀荣,范金虎,乔友林

    目的 调查食管癌高发区与河南林州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1996年春秋两季分别用称重记账法 ,以户为单位 ,调查林州营养干预随访研究对象三日的膳食 ,用我国营养学会膳食营养素供给量 ( RDA)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调查期间摄入量最高的五大类食品依次为谷类、新鲜蔬菜、薯类、调味品类和蛋类。豆类、肉类和鲜果类的摄入量较低 ,奶类食品极少。春秋季之间 ,新鲜嫩茎叶花苔类蔬菜、根茎类蔬菜和蛋类食品的平均摄入量有较大差异。春季和 (或 )秋季中 ,低于 RDA的微量营养素有维生素 B2 ( 6 4%和 5 2 % )、硒 ( 79%和 6 6 % )、锌( 72 %和 6 2 % )、钙 ( 5 3%和 39% )、视黄醇当量 ( 15 4%和 2 5 % )、抗坏血酸 ( 15 6 %和 75 % )和维生素 E( 95 %和 78% )。结论 目前河南林州居民春秋两季仍有多种与食管癌发病有关的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低于 RDA ,秋季更为突出。

    2003年02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海宁市恶性肿瘤诊疗现状调查研究

    沈永洲,沈高飞,刘希永,阮引玲,顾耀强 ,杨靖

    目的 为探索海宁市合理制订恶性肿瘤二级预防措施 ,改进诊疗方法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进行相关性调查研究。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海宁市 1999年度诊断的 2 5 8例恶性肿瘤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者 40 .0 % ;晚期病例占 85 .3% ,手术治疗占 36 .4% ,已死亡病例中位生存时间为 4个月 ,平均每例医疗开支 170 6 1元 ,专科医院与非专科医院比较 :住院时间 t=2 .32 ,P<0 .0 5 ,病死率 χ2 =4.80 ,P<0 .0 5。城镇病例与农村相比 :医疗费用高出近 1倍 ,平均生存时间反而农村比城镇长 ,t=15 .87,P<0 .0 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医疗费用支出与生存时间不成正比 ;专科医院与非专科医院病死率存在显著差异。

    2003年02期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GM-CSF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洪晓武

    2003年02期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戴波

    2003年02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人工合成胸腺素日达仙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王晓晨

    2003年02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