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肿瘤杂志

  • 胃息肉的诊断与治疗(附182例分析)

    钱可大;赵昌峻;唐训球;包玮;吴佩娟;俞文琴;

    <正> 胃息肉被认为是一种胃癌前病变,自纤维胃镜(下称胃镜)应用以来,胃息肉的检出率有所增加,在胃镜下以高频电切除息肉,可避免剖腹手术。我院1974~1985年共作胃镜检查10,956例,发现胃息肉198例,占1.8%,经胃镜下胃息肉切除63例。为提高对胃息肉的认识,现将资料完整的182例分析如下。

    1987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一家两代7例家族性结直肠息肉病临床病理分析

    蔡岳华;

    <正> 本病又称为先天性息肉病,遗传性息肉病,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或结肠息肉病等。它不伴肠道外症状。通常在10~40岁之间逐渐形成,发病平均年龄为23岁,偶见于2岁儿童。本病是一少见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大肠内出现多数息肉样腺瘤,并且具有高度的并发大肠癌的倾向,癌变率可高达34.6~82.8%。如不及时治疗,最后的癌变率可达100%,且癌变的平均年

    1987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结肠癌109例远期疗效分析

    张如兰;吴明明;寇慧珠;刘自宽;

    <正>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一般较好,影响预后的因素有病人术前机体状况,手术方式及术后治疗等。本文对我院自1959-1981年进行根治性结肠癌手术的109例病人进行随访,某中9例失访(以未长期存活论),随访率为91.74%。在已访到的100例病人中,生存67人。现就109例结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1987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心房平滑肌瘤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

    袁建军;

    <正> 心房平滑肌瘤在临床属罕见,早期发现对其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由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能从多个方向直观显示心房及相连的心脏结构,是目前临床应用的一种极有价值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我院于近年内用2DE诊断2例。例1 王××、女性,49岁。于就诊前一周出现原因不明的阵发性晕厥、心悸、胸闷,严重时跌倒在地,不省人事。每次发作3~5分钟。在外院诊为“癔病”、

    1987年02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胆囊瘤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探讨(附9例报告)

    杜根安;

    <正> 近年来随着临床检查手段的进步,B型超声显像技术(B、U、S)在国内已广泛使用,胆囊瘤样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但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未重视,报道较少。其治疗,愈后及发病原因亦尚无一致意见,给临床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结合我院9例报道如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

    1987年02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肺炎性假瘤(附18例报告)

    杨德忠;吴霞;田玉旺;

    <正> 肺炎性假瘤是某些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肺内肿瘤样病变。近年来报道有增多的趋势。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又常与肺癌、肺结核球及其它良性肿瘤相混淆,当以病理作为确诊依据。本文旨在通过18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探索其一般规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男性13例;女性5例。

    1987年02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T 淋巴细胞亚群与癌细胞相互作用的原位免疫电镜观察

    王一理;袁定东;

    <正> 在肿瘤免疫研究中,肿瘤局部免疫反应是一个重要方面。为了阐明瘤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的本质,许多学者不仅进行光镜下组织切片原位观察,还利用电镜观察体外淋巴细胞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以探讨淋巴细胞杀伤机理和杀伤过程中的超微结构改变。在体内,哪些淋巴细胞亚群有杀瘤作用还未见报道。可以设想,在组织原位观察与瘤细胞接触的淋巴细胞亚群及瘤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可能为阐明体内杀瘤过程提供

    1987年02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 子宫脱垂合并子宫颈癌(附6例报告)

    陈耿生;张鍊;

    <正> 子宫脱垂合并子宫颈癌国内外文献报道均少。我科自1955年6月至1985年12月共治疗宫颈癌2,336例,其中发现子宫脱垂6例。子宫肌垂合并早期宫颈癌可行手术治疗,这方面国内已曾报道,至于子宫脱垂合并宫颈癌应用放射治疗的材料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治疗6例资料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1987年02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沂蒙山地区1715例卵巢肿瘤的病理分析

    陈常召;赵明春;

    <正>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为了加深对卵巢肿瘤的认识,对沂蒙山地区19年来(1966~1984)经病理确诊的1715例卵巢肿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按WHO的卵巢肿瘤分类对其组织学分类及诊断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卵巢肿瘤的类型及发病情况在沂蒙山地区总数38893例活检材料中,共有卵巢肿瘤1715例,占4.41%。

    1987年02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小儿脑肿瘤45例分析

    袁先厚;邹昌文;郭国炳;孙盛容;李健;

    <正> 儿童期原发性脑肿瘤并不少见。我院1972~1985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脑肿瘤45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和年龄本组男30例,女15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7月~15岁,其中6岁以下10例。7~12岁29例,约占64.44%。二、肿瘤的部位及类型(表1)肿瘤发生在幕上与幕下几乎相等。

    1987年02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眼眶淋巴管瘤(附4例临床病理报告)

    倪逴;周海林;

    <正> 眼眶淋巴管瘤,也像眼眶血管瘤一样,是一种先天发育畸形,并非真性肿瘤。此瘤罕见,经验不易积累,临床与病理都易误诊,现对本院遇到的4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 张××,14岁,女性,住院号20026,病理号59-229。病孩从4岁起,在左眼内眦部结膜上,有一黄豆大小的红色肿块,逐年增大,

    1987年02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 病毒合并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

    王必瑺;洪景辉;陈培辉;

    <正> 肝母细胞瘤系一种具有胚胎性特点的肝脏原发性上皮性恶性肿瘤。最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生长速度比较快,数月内多数死亡。该瘤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目前较有希望的疗法仍为手术切除。随着近年来免疫学的进展,提示在治疗肿瘤时,注射病毒可有良好的作用。已知许多病毒对实验动物或人类肿瘤细胞都有溶瘤作用。临床曾报道急性白血病,特别是Burkitt氏淋巴瘤并发麻

    1987年02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高分化结肠管状腺癌并发急性坏死性小肠炎一例

    梁丽丽;胡琏;

    <正> 青年人发生结肠腺癌并发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甚少见,现将我院一例报告如下。男,19岁,因头昏、乏力、心慌半年,于85年7月5日以缺铁性贫血收治。17日患者自述全身不适并伴有腹痛,但无恶心呕吐及便血。体温38℃以上。体检: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白细胞10100/mm~3,中性74%、淋巴26%。次日经外科会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治疗.术后一般情况及切口愈合良好。病理诊断:慢性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20日晚患者腹胀

    1987年02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胃癌脐、卵巢转移一例报告

    朱振业;

    <正> 患者女、65岁。脐部发生肿块渗液、糜烂已5月。十年前有胃病史,症状好转已多年,近一年来常感上腹胀痛,于1985年12月9日入院。检查:腹围103cm,腹部膨隆,有腹水。左下腹可触到肿块,质硬、边界不清。脐部肿块4×3×1.5cm,菜花状、表面糜烂、渗液,被以灰白色薄膜。活检,病理论断:脐部转移性腺癌。

    1987年02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乳腺大汗腺样癌一例

    李海;

    <正> 患者女,37岁。左乳肿块一年余,轻微胀痛感。体检:在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一肿物,约5×4cm,表面不光滑,轻度触痛,乳头及皮肤表面未见异常。病理检查:肿物切面为实性,无包膜,灰白色。镜下:肿瘤细胞边界清,大而多角形,胞质丰富,嗜酸性,呈均质红染状。核较小,大小稍不等,染色较深,有异形,可见核分裂象。

    1987年0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男性乳腺癌4例报告

    苟昭映;张勇;

    <正> 我院1977年3月至1986年3月经病理证实诊断乳腺癌189例,其中男性乳腺癌4例,占全部乳腺癌的2.1%。年龄为50~72岁,平均57.8岁,均为农民。其中1例为“男性乳房发育”发展为癌,1例因前列腺肥大间断使用雌激素治疗后出现癌症。另外2例为原发性乳腺癌,临床以乳晕区无痛性肿块多见。

    1987年02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颈静脉球瘤2例报告

    夏文魁;

    <正> 颈静脉球瘤较为少见。易误为肉芽组织或一般血管源性肿瘤。现将我科近40,000例外检中所见两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两例分别为26及50岁,均系女性。病程分别为3年及3个月。两例均发生于右耳内。均有耳聋及耳出血。病理标本特点为息肉样或肉芽组织样,色红,质中软,易出血.两例切片均呈典型器官样构象。瘤块有的表面被复有正常上皮,瘤组织内部由主细胞构成瘤细胞巢多数,巢间

    1987年02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一例报告

    卢慎;

    <正> 良性脂肪母细胞瘤又称胚胎性脂肪瘤或胎儿性脂肪瘤,为较罕见的特殊类型的脂肪组织肿瘤。现将一例报告如下。患儿男性,9个月。出生时即发现肩背部有一黄豆大肿块,随着月龄的增长,肿块渐增大,于1986年12月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扁卵图形肿块

    1987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胆囊多发性乳头状腺瘤一例

    王泉来;

    <正> 患者男,23岁。因右上腹间断性疼痛2年入院。疼痛多在进油腻食物后发作,无发热,黄疸史。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阴性,腹软,右上腹有深压痛,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B超提示胆囊底、

    1987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左上肢多发性内生软骨瘤一例报告

    高忠家;高日升;

    <正> 患儿15岁,女性。于3年前发现左前臂远端局部隆起,既无自觉症状,亦无腕部功能障碍,故未经治疗。继后包块逐渐增大。发病第二年,左手背及左手第一二指又有包块发生。近半年来,包块明显增大,尤以左前臂远端之包块明显,并发现左前臂弯曲,短于对侧。患者于一年前骑自行车摔倒,造成左肱骨骨折,

    1987年02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颈、纵隔多发性淋巴管囊肿一例

    宋子英;韩春蕃;

    <正> 淋巴管囊肿为一先天性疾患,多发生于颈部、肠系膜等处,亦可见于纵隔。但两处并存且呈多发者较少见。我们曾收治一例,兹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2岁,住院号42295。因右颈部肿块贰年入院。查体:右侧颈根部(锁骨上区)有一7×5×3cm肿块,界清、质较,表面光滑,无压痛,穿剌未抽得液体。

    1987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青年人肺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教训(附6例报告)

    徐海洋;

    <正> 青年人肺部恶性肿瘤并非罕见。既往对青年人肺部恶性肿瘤,常被误诊为纵隔恶性淋巴瘤、肺结核、炎性假瘤等及胸部其它疾病。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来延误诊断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青年人肺部恶性肿瘤的认识及其防治效果。病例摘要例1 罗××,

    1987年02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探讨

    张筱骅;

    <正> 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临床上并非罕见。本院自1960~1986年共遇到20例,占结肠癌手术的7.27%(20/275),现就本组病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结肠癌性肿块伴感染本组13例,女4例,男9例,年龄24~65岁,平均45.6岁。13例均有腹痛、右下腹肿块伴局限性腹膜炎,

    1987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脑组织快速涂片代替冰冻切片对脑病变的诊断价值

    任长庆;童明超;王先平;

    <正> 组织细胞学涂片是介于组织切片和脱落细胞学涂片之间的一种诊断方法。最早由Dudgeon 1927年创用,当时称为“湿膜”检查法,近年来细胞学的进展较快,但对脑组织快速涂片代替冰冻切片做术中快速诊断。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40例脑病变快速涂片、冰冻切片、石蜡切片诊断结果对照分析如下:材料来源与方法40例均为脑外科住院病人,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56岁,经手术取出新鲜标本,分别做快速涂片、冰

    1987年02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正丁醇在病理组织制片中的应用

    李海;李福祥;沈谧;

    <正> 目前病理制片技术中沿用的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的制片法,此法毒性强、易挥发,经酒精二甲苯处理的组织尚不理想。我们选用正丁醇作组织的脱水兼透明剂,经过3年多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此法具有无毒害、切片省力、成本降低、步骤少、时间快等特点。现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一、

    1987年0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大肠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中克服污染的探讨

    钱丽娟;许沈华;张宗显;

    <正> 由于肠道是个开放性器官,含有各种杂菌,大肠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很容易因污染而致失败。Leibovitz报道在1971~1975年间培养的163例大肠癌标本,由于污染而失败的占30.7%。作者实验室在进行大肠癌体外建系的过程中,实验方法学上作了如下改进,使污染率明显降低。

    1987年02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鬼臼乙叉甙抗癌进展

    潘启超;

    <正> 鬼臼乙叉甙(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9-C4,6-O-ethylidene-β-D-glucopy-ranoside),又名VP16213,Etoposide,Vepeside简称VP16,是近年来研制的抗癌效价较高的半合成植物药。在第14届国际化疗大会上进行了专门讨论,反映了该药研究的最近进展。

    1987年02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蒽环类抗癌药研究进展

    谢雪怡;

    <正> 一、概述蒽环类抗癌抗生素在肿瘤化疗中居重要地位。近年来,通过寻找产生这类抗生素的新变异株和结构改造的途径发现了许多新的同系物、衍生物,为肿瘤化疗提供了更多的药物。蒽环类抗癌药的基本结构如下。最早发现和生产蒽环类抗癌抗生素的意大利Farmitalia药厂的科学家认为,

    1987年02期 48-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 大肠癌防治现状

    郑树;

    <正> 大肠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列于常见九类癌症的第五六位。从世界范围看,以丹麦、卢森堡、新西兰发病率最高。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属低发地区,但以上海的大肠癌发病率看,与世界47个国家相比,相当于第20位左右,其中女性相当于第13位(表1、2)。近

    1987年02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 难治性肿瘤抗药癌细胞的新研究

    赵秀兰;

    <正> 目前,所有癌瘤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约为50%。如果科学家们能够知道某些肿瘤为什么开始对化疗药有反应,而后又出现抗药性,那么5年生存率将会提高。美国费城Fox Chase癌症研究中心的药理学家Kennth Tew说“对化疗有反应的许多白血病、何杰金病和骨髓瘤都可治愈,而一些实体瘤,如胃肠道癌、肺癌、

    1987年02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重复癌

    刘桂芬;赵立辅;

    <正> 过去认为癌症病人往往死于一次癌症,对于二次在其它脏器所患癌症发现甚少。近年来,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向高龄化发展及工业发展周围环境致癌物质增多,二重癌,三重癌以及多重癌国外杂志屡见报告。重复癌发病率约占1~5%,而经尸检证明者约占10%。本文就其重复癌的定义、发病机理及部分临床情况综述加以介绍。

    1987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化学致癌抑制剂

    吴德钜;俞鲁谊;

    <正> 估计约80~90%的人类癌症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其中大多数是化学因素,所以化学致癌不仅限于职业性接触范围,还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认为化学致癌是十分复杂的多阶段过程,实验表明化学致癌的各个阶段常受到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调节因素(modifiers)的影响,产生增强、协同或抑制致癌过程的作用。其中对化学致癌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或阻断作用的调节因素

    1987年02期 63-6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乳腺髓样癌误诊为乳腺结核一例

    韩国兆;

    <正> 患者女,50岁,1986年3月22日入院。于12年前发现左乳房有一小指头大的肿块,无红肿、疼痛,不发热。一年前肿块明显增大,红肿、胀痛,夜间盗汗,低热,一月后肿块溃破,流白色脓液,县医院诊断为“乳腺结核”,行抗痨治疗,两月前肿块红肿消退,创口结痂愈合。否认肺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6.5℃。

    1987年02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下载本期数据